【懷孕貼士】如何吃得天然又健康?
想吃得健康但又不知從何入手?不用緊張,我們在此分享的小貼士,可讓您在懷孕期間吃得天然又健康,不過在嘗試以下建議的方法前,謹記先請教醫生或合資.... 了解更多
除了充足的休息外,營養均衡的飲食便是快速復元的關鍵。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媽媽於產後的一個月都會在家中坐月進補以調理身體,那麼,這些進補的飲食方式是否可以幫助身體快速復元呢?看看營養師的意見吧!
傳統坐月補身飲食法 |
營養師的意見 |
肉類以豬肉、雞肉為主,不建議吃牛肉 |
蛋白質是幫助傷口癒合和細胞修補的重要元素,因此高蛋白質食物包括:豬肉、牛肉、雞肉、魚、蛋、豆腐、奶都是建議食材。至於有說吃牛肉太燥會阻礙傷口癒合,其實沒有科學根據。相反,牛肉是含有最高鐵質的肉類,有助補充媽媽分娩時流失大量的血液。
|
多飲湯水 |
由於生產時流失血液和水分,加上產後的母乳餵哺,所以進食魚湯、雞湯等這類高水分食物都有助促進新陳代謝,而且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對產後初期腸胃功能尚未恢復的媽媽是不錯的選擇。魚湯更含有豐富奧米加3脂肪酸,可幫助媽媽身體傷口復元。
|
多吃燕窩、花膠、海參 |
燕窩、花膠、海參的營養成分主要是蛋白質,而且含有不同礦物質,有指當中的成分能刺激細胞增生,或有助增強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使皮膚回復彈性;加上這些食材高尚,吃了會令人感覺滋補。不過只要產後媽媽注意均衡飲食,其實一些日常的食材亦同樣富含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例如豆製品、肉類、雞蛋、雪耳等,同樣有助身體復元,並不需要刻意進補此類高貴食材。
|
食豬腳薑醋 |
薑醋材料中有豬腳、雞蛋、薑、甜醋等,有指可有助身體驅風、散瘀等作用。豬腳薑主要補鈣,但豬腳的飽和脂肪甚高,吃太多不但易增磅,也會影響心血管健康,建議可用瘦肉、豬展等代替豬腳。其實媽媽想補充鈣質,可考慮進食奶類、奶製品或高鈣豆漿等較健康的選擇。合桃、杏仁等堅果類亦是幫助補充鈣質的食品之選。 |
不建議多吃蔬果 |
中醫說法有指因產後婦女氣虛血弱,所以坐月期應避免食生冷寒涼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否則會影響到產婦的脾胃消化和子宮復元的進度。可是蔬果含豐富膳食纖維、水分、維他命C等各種人體必須的營養素,可幫助腸道蠕動,不但可改善媽媽產後便秘的問題,維他命C更是幫助身體合成膠原蛋白的重要元素,對促進傷口癒合和加快身體復元有重要作用。建議產後媽媽要保持每天三碗蔬菜及兩份水果的攝取量。 |
總括來說,媽媽想讓產後身體儘快復元及回復體內營養儲備,就應注意水分的補充及額外攝取各種重點營養素,如蛋白質、鈣質、鐵質,維他命C及奧米加3脂肪酸(如DH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