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時機準確與否,足以影響寶寶的腸胃功能及營養吸收。根據衛生署的指引,寶寶需在6個月開始加固。這個階段的寶寶活動量大增,飲奶已無法滿足身體營養所需。然而在這階段前,寶寶未能完全消化和分解到呈泥狀的固體食物。若然過早為寶寶加固,就會對腸胃造成極大的負荷,導致嘔吐、腹瀉或便秘等,甚至引致食物過敏。如果太遲引進固體食物,寶寶對進食經驗不足,容易造成偏食問題,嚴重甚至會出現營養不足,造成缺鐵性貧血等的身體問題。但每個寶寶的發展進度不同,除了考慮年齡,媽媽亦可同時時留恴寶寶有沒有以下表現:
根據衛生署的指引,媽媽應在餵食前先確認寶寶已經睡醒及情緒安定。可選擇於餵奶前30分鐘餵食固體食物,這時候寶寶剛好有食慾,而且又不會太餓,同時媽媽亦應仔細觀察寶寶的情緒狀態是否安定,當寶寶心情好的時候,亦會較易配合進食。 另外,也建議媽媽於日間才嘗試爲寶寶加固,因較易觀察寶寶的進食狀況。
剛開始引進固體食物,媽媽可讓寶寶每天進食1至2次固體。每餐分量為1至2茶匙,當寶寶習慣加固,媽媽才好把分量增加至1湯匙,如此類推,慢慢循序漸進。直至1歲,寶寶應該能進食約大半碗的固體食物了。要注意,雖然開始加固,但寶寶於這個階段仍是以飲奶爲主,每日仍需飲奶4至5次。
加固初期,媽媽應為寶寶選擇質感幼滑、沒有任何顆粒的食物。當中以毋須咀嚼,並能直接吞嚥的食物較好,例如。
糊狀食物:粥糊、嬰兒奶米糊、嬰兒奶麥糊、粥糊
容易磨成蓉的瓜菜:南瓜、番薯,紅蘿蔔、菠菜
質地較軟的水果:香蕉、蘋果、木瓜、牛油果
媽媽如對食物質感有所疑惑,只需用一隻匙羹或叉擠壓食物,可被輕易壓碎的就是「加固之選」了!
媽媽剛開始引進固體食物,要給寶寶數天適應,而每次應只添加1種食物,以免令寶寶混亂。當寶寶習慣了該種食物後,便可以嘗試另一種新食物。媽媽亦可記錄低寶寶進食固體的進展並細心觀察寶寶有否出現任何過敏反應,一旦過敏,通常會在進食後2小時內出現敏感反應,例如腹瀉、嘔吐、風疹等。若過敏反應嚴重或持續,媽媽應先保持冷靜並盡快帶寶寶就醫。
媽媽最好能安排寶寶即日食用已烹調的食物,特別是蔬果類的食物。在烹調時, 最好以蒸的方法,並待蒸熟後才磨碎,減低營養的流失。明白每次食用的分量很少,如有需要,媽媽亦可將烹調好的食物,按寶寶每餐食用分量分妥,並放於冰箱內雪藏,保存營養,但亦建議盡快食用。翻熱蔬果蓉時,媽媽應徹底煮沸一分鐘,時間過長可能會破壞營養。於餵食前可先放少量食物於手背測試溫度,如感到微溫便可安心餵寶寶食用。
對寶寶而言,進食固體確實是一個全新的體驗,所以媽媽也要有被寶寶多番拒絕的心理準備。當寶寶拒絕進食時,媽媽無須強迫寶寶,以免令寶寶感到進食是個不愉快的體驗,影響加固的進度。只要透過不停的嘗試及鼓勵,媽媽定能順利爲寶寶引入固體食物,好好吸收營養,及共享更多的進餐體驗。
餵哺母乳為嬰兒健康成長及發展提供最理想的營養。
資料由VNS營養健康中心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