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懷孕期常見的牙齦不適及皮膚敏感

懷孕期間,牙齦及皮膚出現不適?立即從飲食著手,增加口腔及皮膚的抵抗力!

踏入懷孕中期,孕媽媽的荷爾蒙及飲食習慣都有所改變,特別容易出現牙齦問題及皮膚過敏情況,例如流牙血、牙肉腫痛、皮膚乾燥和痕癢等。除了要注意口腔衞生及皮膚補濕,亦要注意關鍵營養的攝取,有助紓緩情況。
  1. 妊娠牙齦不適

孕媽媽於懷孕期間,荷爾蒙容易失衡,導致牙齦容易發炎、腫脹。加上常少食多餐會令食物殘渣增多,更容易積聚細菌,增加牙齦不適的機會。飲食建議如下:

增加維他命C:維他命C能製造膠原蛋白,強化牙齦健康,防止因牙齒鬆動而流牙血。可選食物如草莓、西蘭花,以及香橙、柑桔等柑橘類水果。

補充維他命D:維他命D可幫助人體吸收鈣和磷酸鹽,維持牙齒健康。孕媽媽可多到戶外吸收陽光,讓身體製造維他命D(每天約15-30分鐘),或多吃食物如芝士、蛋黃、牛奶、麥片等食品。

減少進食過甜、過酸,或易黏牙縫的食物:過甜、過酸的食物都會增加食物黏附於牙縫間的機會,對牙齦的健康有較大影響,故應當儘量避免。而每次進食後應喝些清水,有助沖走殘留口中的食物殘渣。

 

  1. 皮膚敏感

懷孕期間荷爾蒙改變,容易於肚皮、大腿和臂部等位置出現一些細小突起的紅疹,甚至出現較大面積的紅腫或丘疹塊,令孕媽媽痕癢不適,甚至影響睡眠。除了平常多注意皮膚的保濕、多喝水及避免以過熱的水洗澡,孕媽媽亦可配合健康的飲食去攝取合適的營養素,加強皮膚抵抗力。飲食建議如下:

適量攝取健康脂肪:脂肪有助滋潤皮膚細胞!脂溶性維他命如維他命A及E,均能滋潤皮膚細胞,避免皮膚因乾燥而造成痕癢或紅腫情況。從食物中攝取健康的脂肪,可助吸收脂溶性維他命,可選食材包括:三文魚、牛油果、橄欖油、芝麻油等。

多攝取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加快新陳代謝,有助讓肝臟把毒素排出體外,綠色蔬菜如牛油果、菠菜等,均是可選之列。

減少進食刺激性的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對腸道而言過於刺激,或會減弱腸道消化力,間接削弱免疫系統排毒功能,亦會增加油脂分泌,造成更多皮膚問題。

 

總括而言,孕媽媽應多注意於懷孕期間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好好增強免疫系統的運作,或可緩和牙齦、皮膚敏感等情況。若情況嚴重,影響生活,就應儘快求醫,不要胡亂自行用藥。

 

荷蘭美素佳兒媽媽™奶粉提提妳:懷孕期的鈣質吸收有助寶寶骨骼發展

孕期攝取足夠的鈣質,除了能供寶寶發展健康的骨骼及牙齒外,亦有助孕媽媽保持健康骨質。懷孕後期的孕媽媽建議每日攝取約800毫克的鈣質,而每杯FRISOMUM™ (200毫升沖調奶液) 能提供全日約28%的鈣質所需ˆ,為孕媽媽的提供健康支援。

 

ˆ參考自中國營養學會之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荷蘭美素佳兒媽媽™奶粉每100克奶粉含692毫克鈣。

資訊由《好媽咪Baby-mo》提供,並經營心營養顧問創辦人註冊營養師詹兆洲監修。
在使用前,請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多謝你的意見
多謝你的意見
PG 2A.png

【母乳餵哺】產前吸收足夠營養,為餵人奶做好準備

懷孕是女性人生中的一趟奇妙旅程。第一次孕育生命,第一次為母乳餵哺感到緊張,第一次正式餵人奶,第一次感受寶寶心跳,都是難忘的經歷!不過在這個重要的時刻,您有讓自己攝取足夠的營養嗎?